SSD固態硬盤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基于閃存的SSD固態硬盤在12年前就已經出現,但直到現在,該技術才有望取代數據中心的機械(HDD)硬盤,至少在主存儲領域是如此。為什么需要這么長時間?畢竟,采用隨機I/O的閃存驅動器比HDD硬盤的速度要快1000倍。
其部分原因是忽略了系統,而只是將其重點放在存儲元件和CPU上。這導致業界專注于其每TB的成本,而真正的焦點應該是采用或沒有采用閃存的解決方案的總成本的比較。簡而言之,大多數系統都是I/O綁定的,使用閃存不可避免地意味著在相同的工作負載下需要更少的系統。這通常抵消了成本差異。
想要了解更多的關于SSD固態硬盤的相關信息,請咨詢深圳市華睿優創科技有限公司,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SSD固態硬盤的小分區, 少分區
還是由于SSD固態硬盤的“垃圾回收機制”。在固態硬盤上徹底刪除文件,是將無效數據所在的整個區域摧毀,過程是這樣的:先把區域內有效數據集中起來,轉移到空閑的位置,然后把“問題區域”整個清除。
這一機制意味著,分區時不要把SSD的容量都分滿。例如一塊128G的固態硬盤,廠商一般會標稱120G,預留了一部分空間。但如果在分區的時候只分100G,留出更多空間,固態硬盤的性能表現會更好。這些保留空間會被自動用于固態硬盤內部的優化操作,如磨損平衡、垃圾回收和壞塊映射。這種做法被稱之為“小分區”。
“少分區”則是另外一種概念,關系到“4k對齊”對固態硬盤的影響。一方面主流SSD容量都不是很大,分區越多意味著浪費的空間越多,另一方面分區太多容易導致分區錯位,在分區邊界的磁盤區域性能可能受到影響。簡單地保持“4k對齊的。
想要了解更多的關于SSD固態硬盤的相關信息,請咨詢深圳市華睿優創科技有限公司,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您好,歡迎蒞臨華睿優創,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